肖學文榮獲重慶市2017-2018年度“富民興渝貢獻獎”
時間:2019/12/31 來源: 中冶賽迪集團
日前,重慶市評選出2017-2018年度富民興渝貢獻獎獲獎者。12位分別來自企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基層干部群眾、政法部隊等界別的優秀代表獲獎。賽迪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肖學文作為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優秀代表,獲此殊榮。
12月25日,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會見了獲獎者。市領導吳存榮、張鳴、夏祖相、李波、譚家玲等參加會見。唐良智等與獲獎個人和集體代表一一握手、親切交流,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陳敏爾書記,向獲獎者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市各條戰線的勞動者表示衷心感謝并致以崇高敬意。
12月27日晚,重慶市舉行了“富民興渝貢獻獎”電視頒獎典禮,12位獲獎的先進個人和集體代表走到臺前,分享他們的夢想、故事與感悟。重慶日報頭版、重慶新聞聯播等主流媒體均對重慶市表彰活動進行了報道。
“富民興渝貢獻獎”是經中央批準,以重慶市委市政府名義開展的表彰項目。此前已表彰188人次(包括特別獎),評選出了一大批為推動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項事業穩步向前作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士和先進人物。2017—2018年度富民興渝貢獻獎于今年6月正式啟動,評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從97名候選人中推選出了20名建議提名人選,并通過市屬和各區縣媒體公示建議提名人選。經市民投票與評委投票,最終產生12名獲獎者(含2個集體)和10名提名獎人選。
頒獎典禮以“千錘百煉鍛造國家重器、自主創新開創民族未來”概括了肖學文帶領中冶賽迪踐行國有企業使命,為鑄就鋼鐵重器、引領中國鋼鐵工程技術走向國際所作出的突出貢獻。
中冶賽迪作為中央在渝企業,扎根重慶61年,始終堅持企業發展與黨中央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與國家、民族發展緊密結合,聚焦鋼鐵主業深耕不輟,從一家工業設計院轉型為國際化的工程技術公司,多項核心技術位列世界先進水平,長期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為推動中國鋼鐵工業實現現代化并邁入世界一流鋼鐵工業強國行列做出了重要歷史貢獻。進入新時代,在肖學文帶領下,公司面向未來,推動智能化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為客戶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率先打造多個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標桿業績,引領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公司堅持國際化戰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加大海外布局,全球鋼鐵企業50強中超過80%已成為中冶賽迪的客戶,提升了重慶市外向型經濟質量,帶領中國鋼鐵工程技術走出去,用實力和品牌贏得了世界同行尊重。
在頒獎典禮現場的分享演說中,肖學文以親身經歷的“走出去”故事為線,講述了中冶賽迪近20年來的發展實踐,堅定而自信地強調:“作為一家為鋼鐵服務的工程技術企業,我們肩負著中國鋼鐵工程技術走向國際的重大責任”。他表示,中冶賽迪將扎根重慶,面向世界,持續創新,朝著世界第一目標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