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賽迪舉行“牢記初心使命 矢志忠黨報國”主題冶金建設國家隊品牌宣傳活動
時間:2020/9/25 來源: 中冶賽迪集團
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進一步展示中冶集團“世界第一冶金建設國家隊”風采,9月22日上午,中冶賽迪在集團黨委宣傳部的統一指導下,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貫徹落實中國五礦集團2020年度新員工崗前培訓班開班儀式會議重要精神,特別策劃“牢記初心使命 矢志忠黨報國”主題企業開放日冶金建設國家隊品牌宣傳活動,通過對《使命的成就》、《中國力量》兩部記錄中國五礦、中冶集團改革發展重大成就書籍的宣講,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呈現“冶金建設國家隊”牢記初心使命、矢志忠黨報國,以實際行動助力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成果,展現其間涌現出的優秀黨員、先進基層黨組織光輝形象與風采,激發起全體員工愛黨愛國愛企的熱情與決心。
活動邀請了世界金屬導報、人民網、重慶日報、華龍網等媒體的記者們走進中冶賽迪總部,通過“展示+座談”的方式,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展示了企業發展歷程中落實“冶金建設國家隊”形成的忠黨報國的經典案例以及中冶賽迪在鋼鐵冶金全流程和智能制造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活動真正起到了形勢任務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品牌傳播、企業文化宣講的多重效果。
在座談會上,講解者通過結合中國五礦2020年度新員工崗前培訓開班儀式上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對《使命的成就》、《中國力量》兩部重要書籍宣講展現中國五礦、中冶集團改革發展重大成就,展示中冶賽迪參與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的品牌故事。中冶賽迪老一輩專家、科研技術人員向廣大青年員工和媒體記者講述了中冶賽迪六十余年砥礪奮斗的光輝歷程以及在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過程中忠黨報國、攻堅克難的感人事跡。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原重慶院副總工程師郭慶弟從重慶院遷院的歷史出發,講述了重慶院老一輩設計人員參與國家三線建設,攻克釩鈦磁鐵礦冶煉技術難題,在條件艱苦、時間緊迫的環境下不怕苦、不怕累、忠黨報國、無私奉獻,建成具有“象牙微雕”美譽的中國第一家自行設計建設的大型聯合企業—攀鋼的奮斗故事;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冶賽迪首席專家鄒忠平講述了中冶賽迪大型高爐技術從被外國人質疑、看不起到與國際一流工程技術公司同臺競爭并最終成功“走出去”的曲折故事;
中冶賽迪鋼鐵事業本部管材與長材事業部主任工程師樊澤興講述了中冶賽迪十年磨一劍,攻克萬能型鋼生產線關鍵工藝及裝備技術,自主研發出UMCD萬能軋機,并將之推廣、應用到實踐中的精彩故事;
中冶賽迪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大數據產品部部長毛尚偉講述了他從研究軋鋼工藝技術轉向大數據技術研發的心路歷程,以及大數據部團隊建立、攻克技術難題開發出大數據平臺產品并落地運用到鋼鐵企業中的創新故事;
中冶賽迪技術公司鋼鐵產品制造研究所主任韓會全講述了在面對國外技術封鎖時,賽迪人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講述了他和團隊在調研、解決日鋼氧化皮問題過程中的故事。
一個個攻堅克難、曲折動人的故事,使人心潮澎湃,感慨不已。在座多位青年員工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想與體會,表達了對老一輩工程技術人員的敬佩與景仰之情,表達了作為中冶集團、中冶賽迪一員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中冶賽迪信息公司青年員工謝建斌表示,中冶賽迪的發展始終與黨和國家的政策相一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鋼鐵行業實現了多個世界第一,成為了國家冶金事業的建設者和領跑者。中冶賽迪如今的成就,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們作為年輕員工,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學習、工作,總結前輩們的寶貴經驗,敢于創新、敢于拼搏,實現人生的價值,書寫人生的新篇章,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賽迪人。
中冶賽迪環保事業本部青年員工王正表示,他們每個人在講述的過程中都結合自身經歷與深切感受,我們在座的每位青年都聽得聚精會神、內心澎湃。他們的光輝事跡,讓我體會到唯有努力奮斗、踏實做事,掌握過硬本領才能在瞧不起自己的國家面前挺直腰桿、有發言權。賽迪的未來屬于我們,國家的未來屬于我們,唯有青年強,賽迪才強,國家才強,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初心使命,為建設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砥礪奮斗!
中冶賽迪煉鐵事業部新員工劉沖表示,老一輩堅持和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傳承的。公司近幾年轉型發展,著重創新,建立大數據平臺,攻克軋鋼等核心技術‘卡脖子’的難題,讓我感受到創新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動力,技術決定企業發展的高度。我們要把創新融入工作學習中,勤于思考,用創新技術去解決改善問題,不可安于現狀。
重慶日報記者表示,“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工匠精神傳承的活動。中冶賽迪老專家、技術人員們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有意義的好故事,讓我們了解到中冶賽迪這幾十年來是如何服從國家戰略,支持三線建設,并在新時代通過自身潛心創新,引領中國鋼鐵技術走出國門的。中冶賽迪是名副其實的冶金建設‘國家隊’。”